第四次单身潮比世界大战更严重 单身该被尊重
日期:2015-12-05 类别:人口问题 浏览:
在百度输入“第四次”,自动跳出来的第一词条就是“第四次单身潮来袭”,其后才是什么“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世界大战”。你看,单身这事儿,比世界大战严重多了。这怎么让人愉快的单身?
单身潮
岛妹我从小语文学得好,一眼就看出来,单身潮的“潮”可做两种解释:一是人潮人海的“潮”,二是潮流前线的“潮”。同为“大潮”中的“单身狗”,心态却可能大相径庭。有人被迫单身,哀怨焦虑;有人乐得单身,逍遥自在。
先说第一种,在人潮人海中的单身者们。
知乎上有条提问叫“单身究竟有多好”,大概有1万5千的关注;而相关问题“非单身究竟有多好”,才700人关注。可见“单身”是个话题,“非单身”就没啥人在乎。所以,虽然你单身,但起码引人注目啊。因为引人注目,所以当单身的人数超过一定数量,专家们就开始出来发言了:中国的非婚人口早已经超过2亿,据此认为中国第四次单身潮已经来袭。
岛妹查找了前三次我国单身人口增加的原因,发现和第四次画风不太一致:前三次增加的主要是离婚人士;而今增加的主要是大龄未婚人士。
1950年代,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出台,过去只知道“休书”不知道“离婚”的围城中人(尤其是女性)觉醒了,过不下去的无需再忍,离!
1970年代末,“知青”返城大潮出现,异地婚姻难敌城镇户口,离!
1990年代,改革开放富起来,温饱足而思……自由,离!
现在,单身人数第四次攀上高峰,比前三次更上一层楼,都无需走到离婚那一步,直接从不结婚的源头开始创造单身潮,斩草除根。
人数一多,就成了“社会现象”,常常会引发“社会问题”。由于计划生育,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即使回到原始社会的规则,允许男性拿着大棒子出门打晕一个姑娘,扛回家就能当老婆,也会有2000万的男性仍是单身。这些被男女比例过滤而剩下的男性,大部分在农村地区。而在大城市,选择单身的大龄女青年,又会被冠以“剩女”的称呼。这是教育部2007 年公布的171 个汉语新词之一,到今天,这个词汇已经显得令人厌倦。词语不再时髦,而现象一直存在。以超过30到39岁而未婚作为“剩女”的界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个人群超过582万。
岛妹觉得,如果要快速解决中国第四次单身潮的问题,也许,让大家买得起婚房,可能是个主意。
说到买婚房,也许许多独身主义者会嗤之以鼻。毕竟,标榜自由独立的人越来越多,单身也不一定真是因为“自己丑还看不上别人”,而就是“宁肯错过、不愿将就”,偏偏愿意享受那种无拘无束的状态。有鸡汤云:“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时期。”所以也有标榜“潮”的单身者,我就是爱单身,我就是很fashion。前两天那篇很流行的文章《张曼玉睡过多少男人却还是自由身》,让岛妹的多少单身闺蜜啧啧赞叹,看,这才叫人生潇洒走一回。
早在中国之前,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被独身主义者们攻占。据台湾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为939万人,占总人口约42%;法国约有250万单身成年人;16岁以上美国人中,约50.2%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日本的终身未婚男性比例将增至30%,而女性则增至23%。所以有人说,独身潮是伴随着现代化而必然产生的潮流。所以,让你自由独立的独身主义,这真的是依靠“独立思考”产生的么?
单身,不是一个人的事
选(bei)择(po)单身,只和自己有关?Too simple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亲密关系”,指成年后与伴侣关系。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有构建“亲密关系”心理需求。我们都或多或少在童年时期遭受过一些心理的创伤,形成性格中的一些弱点,这些问题的修复可能依靠普通的人际关系难以达成,唯有构建亲密关系,才能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一直单身的人,可能会在这个层面的心理需求上永远处于缺憾状态。如果社会上有过分大量的单身人士,可能会造成整个社会层面的心理改变,比如对责任感、同情心、人与人的亲密界限等等的认知改变。
单身也会带来社会经济方式的变革。大家都知道,出租车司机是许多城市的一大神秘组织,其成员往往无所不知。有一次,岛妹与朋友打车时聊天,脑洞大开,想开一家只接待“单身狗”的小快餐店,理由是一个人吃饭速度肯定快,这样客人流动速度就快,感觉能挣大钱。司机师傅听完对话,表示非常不屑:“还不如开只接待情侣的饭店,一对情侣点菜花的钱肯定比两个单身客人多。”我们大呼有理。“单身经济”与“情侣经济”,是两种不同的运营方式。在“单身经济”开发较早的日本,出现了“胶囊旅馆”,还有为单独食客提供毛绒玩具陪吃的餐厅,“无印良品”出售有为单身设计的“小号”厨房用品。在韩国,有摄影店为独身女性提供“一个人的婚纱照”(感觉这一条可以推广,解放许多已婚但是不愿意当婚纱照中“道具”的男性)。
然而,从人类繁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长远角度看,单身毕竟尤其弊病。所以,几乎没有国家和政府会鼓励单身,许多政策设置不利于单身人士,比如贷款。在美国,银行给单身人士的贷款额度要比已婚人士的要低。尤其在房贷发放上,一般会默认夫妻两个人的还款能力要比单身的要强。此外,单身人士在住房支出、医疗开销等方面也高出许多。2010年,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单身者一年的支出要比已婚者多出5000英镑,单身独居一生的人要比已婚的人多花25万英镑,这也被戏称为“单身税”。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穷”会导致单身,单身可能也会导致“穷”。复旦大学调研了“80后”的教育、工作、婚恋、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结婚的人比单身的赚得多。澳大利亚学者更早之前也有研究显示,结婚能够改善单身人士的经济状况,还可能是单身人士增加收入的最好方式——结婚之后好多单身时的花销可以免除或者减少,通过分享一些东西减少开支。
这样看来,“双十一”真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一方面不但在原本的“光棍节”这一天促进了单身人士的“节日消费欲望”;还把非单身人士也拉下了水,使他们也并没有“减少多余的花销”。
单身有烦恼,但该被尊重
有部台湾电影叫做《爱》,其中最震撼岛妹的情节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意外怀孕,但没啥犹豫就决定做未婚妈妈,而且她的家人给了巨大支持。如果在大陆,我想这个决定会更加艰难。《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和生育政策的孩子需要交纳社会抚养费。非婚生子女就是属于“不符合生育政策要求”的,因此应当根据国务院和各个地方的法规规定来办理登记非婚生子女的户口,并且缴纳社会抚养费。也就是说,哪怕是第一胎,未婚生育也和超生的待遇一样,要被收数额不小的罚款,各地不一。
7月,徐静蕾宣布自己“冷冻卵子”,8月,央视新闻报道称我国单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冻卵子生育。而早在2003年6月,国家卫生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这些例子都有些极端,在我们生活中,更常见的单身烦恼,是被父母亲友催婚。大龄男女青年一周不相亲十次八次,这春节回家就算是白过了。父母逼迫相亲也就算了,一位朋友还曾被领导逼迫相亲,这也是像中国这样以婚姻为本位的传统社会,转型路漫漫的缩影。
不论单身好与坏,关系个人还是社会,如果能减少单身者面临的障碍、忽视,减少“单身狗”们被压迫的焦虑感,也许他们的自嘲里会真的多一点轻松和愉快。
2015年要过去了,唯希望世界和平,还有……祝岛上像无忌公子一样的单身狗早日脱单!祖国真的需要你们!
推荐阅读
- 总排名
- 每月排行
- 推荐阅读
- 阅读排行